公司新闻

  大米口感“南不如北”,原因在于气候、品种、土壤,三者缺一不可。南方大米未来也能同样好吃,功能性大米或将问世。

  米饭,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中国人爱吃白米饭,哪个地方的米饭好吃?答案纷繁不一。但多数人会告诉你:选择东北大米。

  即便是在素有“稻米之乡”之称的江浙地区,东北大米也同样十分畅销。

  那么,东北大米为什么能如此畅销?为什么在多数人眼里东北大米更好吃?大米口感是否真的“南不如北”?这些问题的背后,是否有科学元素在其中?

  南北有别,胜在口感香甜

  在北京的一些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购买东北大米的市民,大部分人认为,东北大米胜在口感,“有嚼劲,有一种米饭特有的芳香”。

  认为东北大米好吃的不仅仅是北方人,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,东北大米也同样受欢迎。

  在“农科讲坛”的第5期报告会上,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坦言:“江苏大米确实品质稍差,没有东北大米好吃。我让一些专家品尝江苏的大米,他们觉得,这个米跟东北大米还是有差距。”

 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智伟认为,人们通常说的“不好吃”的南方大米主要指早稻,早稻成熟时期,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过高,影响品种的质量。而且南方因为水稻产量广(大),能够很容易买到劣质的早稻,这就影响了南方大米在人们心中的总体印象。相比之下,只有一季的东北大米质量总体偏好,口碑优良。

  据有关数据统计,东北大米目前占据我国大米市场25%的份额,在南方的一些粮食输入地区,东北大米的销量也逐年增加。而在全国十大知名大米品牌中,东北就有数个大米名牌入围。尤其是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大米,早已成为东北大米走向全国市场的典型代表。

  科学解密:多因素导致品质差别

  那么,南北大米差异的原因是什么?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呢?

  朱智伟说,大米好吃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:“首先是气候优势,其次是品种好,再就是是土地肥沃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
  “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异。”万建民说,“水稻种植期间,我国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,较大的温差能够让平均气温控制在21摄氏度到22摄氏度,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,易于优质水稻品种的形成。而南方的平均温度都是30摄氏度以上,品质相对比较差。”

  同样长期从事水稻分子育种研究,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龙表示:“水稻品种有籼稻和粳稻,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、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,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。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晚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种植粳稻品种,而我国南方一般种植的是籼稻品种。”

  徐建龙说:“稻米品质一般籼稻米黏性较差,直链淀粉含量较高,米饭偏硬,而粳稻米黏性较好,直链淀粉含量较低,米饭较软。因此,在口感上,粳稻米一般好于籼稻。东北大米为粳米,南方大米为籼米,所以总体上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。”

  “土”也是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。“由于东北是黑土地,它的氮肥使用量相对偏低,而南方水稻的氮肥含量较高,自然而然质量就会下降。”万建民说。

  南方大米也能同样好吃

  南方人喜欢吃籼米,北方人喜欢吃粳米,这是长期形成的习惯。

  徐建龙认为,近年来粳稻种植有从北向南方扩展的趋势。大米消费也存在一种潜在的趋势,即原来喜欢吃籼米的人,慢慢习惯吃粳米后就不想再吃籼米。但原来喜欢吃粳米的人吃了籼米后,还是想吃粳米。这也能说明,总体来看粳米口味要比籼米好。

  那么,南方大米有没有可能跟东北大米一样好吃呢?

  万建民给出了肯定回答。他说:“之前,长江流域的粳稻区,容易出现稻飞虱,治虫就会有农药的残留,要想改变南方大米的口感,就必须培育抗性品种。” 目前,他们正在用分子育种的方法,把水稻抗虫品种的基因导入到普通的品种里去,可培育出抗性品种。

  朱智伟提出,南方的晚稻可以和东北大米同台竞争。“晚稻的生长时间长、气候更加适宜,接受的光照更充分,品种质量高,所以晚稻的颗粒大而饱满,烧出的饭香且黏、口感好。”

  徐建龙也表示:“通过品种的科学选育,近年来南方籼米的适口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如籼型软米和香软米等,口感都非常好。”

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不仅要吃好,而且要吃得健康。他举例说,稻米品质改良也呈现多样化趋势,如选育出防止过敏的低过敏性米,防止血糖升高的糖尿病米,针对肾功能不全和防止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低磷化米,防止夜盲症的富含维生素A米和防止贫血的铁含量高的富铁米等等,从而为不同人群的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。

  或许未来,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,口感更好、更有益于健康的功能性大米将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。